践行“三严三实”应深入清理的20个“问题观念”(4)

作者:潘峰 更新时间:2015-11-06 12:23 点击:
【论文发表关健词】“三严三实”,“问题观念”,“四个全面”
【职称论文摘要】
6.在一起工作讲缘分。曾几何时,在企事业单位、党政机关、领导班子和党员干部中,此一观念时髦流行,使用频率很高,交往、聚会、领导讲话中时常听到,目前有的地方和单位还在如此讲。讲缘分是对人性化的引申,引申


6.“在一起工作讲缘分”。曾几何时,在企事业单位、党政机关、领导班子和党员干部中,此一观念时髦流行,使用频率很高,交往、聚会、领导讲话中时常听到,目前有的地方和单位还在如此讲。“讲缘分”是对“人性化”的引申,引申到命中注定的佛性神化情缘,似乎这样才更有意味,关系更铁、情义更重、相知更牢。如有的单位日常相处讲缘分,遇到矛盾和问题讲缘分,选拔配备干部讲缘分,班子统一意见也讲缘分,一句缘分成了维系感情、体现团结、化解纠纷的标志,成了亲和力、感召力、凝聚力的写照。殊不知,就是在讲缘分最热烈的同时,政治的要求被淡化,原则性被疏离,制度规定被软化,甚至法纪底线被模糊,为地方主义、山头主义、小团体主义打开了后门。或许有人说,此观念确实增进团结、促进和谐、有利工作,果真如此当然求之不得,可以充实思想政治工作内容;但许多时候、许多事实并非如此,即使从最狭窄的化解利益矛盾来看,其作用也非常有限。如涨资增薪、职务升迁、解决住房等等,能真正靠缘分解决问题、各方圆满的几乎没有,往往到头来比讲原则还要棘手、难以处置。有的单位就是在一片讲缘分的祥和声中凸显爆炸性问题,使上级分管措手不及、难以应对。这说明讲缘分过于浅薄浮躁,离开了深层、稳定、根本的东西,不免走向反面或进退无据,负作用超过正作用。

        毛泽东同志在《为人民服务》中阐述到:“我们都是来自五湖四海,为了一个共同的革命目标,走到一起来了。我们的干部要关心每一个战士。一切革命队伍中的人都要互相关心、互相帮助、互相爱护。”这里有“走到一起”的行动,有共同的“目标”,有“三互”的关系,应当是党内、队伍内健康关系的界说。而“在一起工作讲缘分”的症结,是把党内关系、行政责任关系、上下左右关系宿命化、庸俗化,变成偶然命定的利益相关者,带有封建依附意蕴,很难说是先进文化和党的意识。为此,即使讲缘分也应特别注意:一要剔除宗教宿命色彩。应立足于党和人民事业的需要,大家努力奋斗进步的际遇,同志间“三互”关系的支撑等,来深入理解把握“缘分”,明确其实质内涵指代。二要充实共同目标内容。现阶段的共同目标即实现“两个百年”中国梦,在此之下还有单位工作目标、岗位责任目标等等。党员干部的思想情怀和立身行事应倾注于共同目标,并力求拓展胸襟、放宽眼界、提升境界,在共同目标追求中构建同事间纯正的“三互关系”。三要倡导健康的工作情感。一起工作应坦诚以待、事业为重、默契配合,还应坚持原则、秉公办事、遵纪守法。如此做到,即为共产党人的缘分,亦为积极、健康、高尚的缘分。 

  7.“小河没水大河干”。此一观念来自改革开放初期关于大公无私、先公后私、公而忘私、公私兼顾、先私后公、私而忘公等等公私关系问题的讨论,有人以自然界现象论证并非“大河没水小河干”,而是“小河没水大河干”,说明天下条条小河通大河,社会大多数人富裕起来,国家也就富强了。这一认识不完全等同于公私兼顾、先私后公、私而忘公,但绝不是大公无私、先公后私、公而忘私;加之当时对“一大二公”的否定和对物质利益的突出肯定,此一观念的影响较为广泛包括党员干部。近些年在党的建设理论研究中,又有理论家主张“共产党也有自身特殊利益”,这又强化了以上观念。此种观念无形地但却深入地影响,久而久之便形成一种潜在的非主流意识:认为党员干部先富起来合乎情理,因为他们素质高、贡献大;各领域、各部门、各行业靠山吃山、靠海吃海不可避免,还可增强发展活力;党员干部在干事创业、推进发展、造福民众同时,考虑自身利益和享受可以理解,群众欢迎有问题但有能力带来利益的干部;只要经济发展了,就不要管什么个人主义、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等。在这种氛围中,这一观念就成为“一切向钱看”的依据,成为“集体闯红灯”的依据,成为“当官就要发财”的依据。只要看一看有的农村中“富人当政”、国企高管年薪惊人、高校校长任意使用资源、实权部门灰色收入无底等现象,就明白其影响的严重了。今天反思政治生态恶化和系统性、塌方式腐败的原因,这无疑是一个重要的主观原因。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作为党员干部,就是要讲大公无私、公私分明、先公后私、公而忘私。”这就明确了党员干部应有的公私态度:追求大公无私、公而忘私,起码做到公私分明、先公后私;而不能公私兼顾,更不能先私后公、私而忘公。从现代地理科学和环境科学看,“小河没水大河干”属于自然界一般初级事实,而“大河没水小河干”则是自然环境系统的高级事实。在一个水系流域大系统中,主要体现和表征生态环境和水系状况的,还是大河干流;如果流域生态和气候遭受破坏,在大河干流减流之前,恐怕一些小河支流早已干涸了。为此,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国家好,民族好,大家才好。”对于党员干部,必须树立正确的公私观,因为其身份和工作代表执政党和国家,代表社会整体利益,而不代表个人和小集团特殊利益。这就需要明确:一是“当官就不要发财”。现代社会和政治文明进步的体现,就是在党言党、在政言政、在商言商、在学言学,各安其位,不能包揽、交叉和错位。“当官就有一切”的想法,是极其落后的封建意识糟粕。二是不得与民争利。邓小平同志强调的“重视物质利益”,讲的是对于大多数群众,而不是指党员干部,这一点非常明确。因此,从长远上、从党员干部的要求上,不能死盯个人物质利益,不能以商人的原则计算素质能力的投入与收益,不能与民争利。三是安于合法合规收入。这种收入明确在政策规定中,也就是工资单上各项内容以及合规的业绩奖励,除此之外不能有非分奢望和索取。收入的提高,只能在事业发展、目标实现、群众增收同时,合法合序增长。四是崇尚荣誉。党员干部本身就是一种荣誉,在此称号下敢于担当、勇于作为、善始善成,创造经得起历史、实践和人民检验的业绩,这是人生最大价值所在。不认可、不追求、不珍惜这一荣誉和价值,就不要做党员干部。
8.“在任多为大家办好事”。“为官一任、造福一方”是党员干部尤其是领导干部应有的品格和追求,这是大家明白的;但“在任多为大家办好事”似乎与上述品格和追求出入较大,多与“领导为大家着想”“够意思、够仗义”“脑筋活、会办事”“做事为人朋友多”等相联系,导致的结果也大不一样。近些年,问题较多的地方听到更多的就是这句话,且多为领导班子成员和主要领导口头语。在此种观念的流行中,好像领导者顺民意、求实干、为群众着想,群众有心气、得实惠、拥护现任领导。然而在如此说、如此做的过程中,却不断出现问题和麻烦,甚至爆出违纪违法行为。如不受限制滥发奖金福利,乱找由头外出公款旅游,放松财务审批套领财政资金,变通手法规避工程招投标,弄虚作假进人吃空饷,突破职数限定配备干部,启发群众投票推高年度测评,统一口径应对各项检查等等;而“办好事”者也并非两袖清风,往往私人事、朋友事、圈子事更多,甚至暗藏猫腻、内幕惊人。所谓“单位利益”“行业腐败”“集体闯红灯”,以及“互利互惠、利益输送”“一损俱损、一荣俱荣”就这样形成了。其结果,与“为群众办好事”宗旨大相径庭。现在看来,所谓“在任多为大家办好事”,不少时候干了不当事,有的地方干了出格事,个别的触碰了法纪、误导了群众、毁掉了干部。这样的“好事”办多了,必定扭曲公平正义,侵害社会整体和群众利益,败坏执政党声誉,污染发展环境,阻滞健康发展。(责任编辑:论文发表网)转贴于八度论文发表网: http://www.8dulw.com(论文网__代写代发论文_论文发表_毕业论文_免费论文范文网_论文格式_广东论文网_广州论文网)

发表评论
本站模板均经测试成功,请放心下载,遇到任何问题或者需要购买付费论文请联系本站。
表情: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论文网相关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