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康德哲学中的不可知对象及其启示意义

作者:方德志 更新时间:2010-10-30 11:31 点击:
【论文发表关健词】不可知对象;自在之物;理念;道德;启示
【职称论文摘要】
康德哲学中的不可知对象是指作为本体对象的“自在之物”和“理念”(理性概念)。“自在之物”作为在人之外的客体对象,是人的感官感觉得以生成、人的知识得以形成的必要条件,不可认识。“理念”则是人之理性运用过程中所构成的对象,不可认识。纯粹“理念”虽然不可认识,但

康德是西方哲学史上不可知论的著名代表。康德哲学的不可知对象主要是指作为本体对象的原因性(古希腊哲学一般称之为“本原”):一方面是外在客体,一方面是理念。康德哲学作为主体性哲学的典范代表之一,它把理念看作是由主体能力构建的本体对象。道德也属于一个理念对象,它是由主体的理性能力自行构成的对象,它不可认识,但是应该行动。对人来说,理念(作为原因性)跨过认识和实践两个领域,只有通过一个配得的行动意志,人才是一种似神的存在。因此,根据康德的哲学思路,人类能不能去恶扬善、建立公正秩序,关键在于我们能不能下决心去做。拥有再多的知识,熟知根本的原因,没有一个配得的行动意志,都不是一种真正的知识,都不是真正的学问。
  
  一、作为不可知的自在之物
  
  我们一般认为的康德的不可知论就是指对自在之物的不可认识。自在之物是指引起人的感官生成感觉得以可能的外在客观条件,也就是外在的刺激源。康德认为,人的认识活动虽然是从自在之物刺激感官产生感觉开始的,但是人的认识活动不是去认识那个产生刺激的客体对象,而是要反过来去认识接受刺激作用的感官能力——人的认知能力。对于那个自在之物,康德认为我们不能认识。我们知道它可能存在仅基于我们有感觉的存在——人有了感觉总是意味着有某个被感觉的对象存在。
  关于对感觉的看法,康德坚持唯理论思路:人的感官不是白板一块,而是有先天的结构功能的,对象作用于感官所产生的感觉是双方综合的效果,而不是只从其中一方分析得出的效果。这也就意味着感觉不能完全反映自在之物的原貌。因此,借助于感觉建立的认识过程是无法认识自在之物的。如果要认识这个对象,除非人类有另一种直观能力,即知性直观(也称理知直观),但是康德认为我们人类没有这种能力。人的感官分为两个部分,一是外感官,它的感受能力(直观形式)是空间结构;一是内感官,它的感受能力(直观形式)是时间结构。内感官形成的感觉(内感觉)来自于主体内部(内在性客体)的刺激,外感官形成的感觉(外感觉)来自于外在性客体的刺激。但是这两类客体一旦刺激到感官就被感官能力改造了,就变成了具有时空结构的感觉对象了。李泽厚先生称这两类客体为“双峰对峙”的先验X,这是符合康德早期的思路的。康德在《纯粹理性批判》的第一版中是用“先验X”来表述自在之物的。例如,“很容易看出,这种对象必须只被作为一般等于X的某物来思考”,“而那个与之相应的X(对象)由于应当是某种和我们的一切表象不同的东西”,“而这一对象则不再能够被我们所直观,因而可以称之为非经验性的、即先验的对象,等于X”①。但在《纯粹理性批判》第二版中这一部分内容被改写了,就没有用先验X的表述。
  在我们看来,康德在此的修改应该是出于先验哲学的一致性的考虑: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自在之物被称之为先验X,其先验性就在于它毕竟将与经验相关,是经验的条件。这是他之前的考虑。但是自在之物作为与经验相关性来考虑的对象就是“现象”了,所以用先验X表述自在之物并不妥当。因为如果承认自在之物的先验性就与后面讲的先验范畴和先验理念的先验性相混淆了——前者是外在客体,后者是主体的先天结构功能,只有后者有先验性资格。严格来说,自在之物要么具有超验的属性(不可认识),要么具有经验的属性(被作为现象来认识),不具有先验属性(先验理念不包括对自在之物的思考,先验理念是理念对知性的范导作用,它不指向客体)。
  不难看出,康德有关自在之物的不可知论是对近代经验论和唯理论两种知识观(知识的来源上)的一种改造。唯理论认为知识来自于人的先天观念,是主体性客体自动地生成的,经验论认为知识来源于后天经验,是非主体性客体刺激的结果。康德把这种主体性客体和非主体性客体一并划归为引起知识得以发生的外在对象——作为知识来源的一个方面,即自在之物。除此之外,康德指出了人的能动性接受形式也构成了知识的另一来源(这就像亚里士多德所说的被动也是一种能力)。这样康德对知识就做出了一个比较合理的说明。在此之前,无论是唯理论还是经验论都没有对知识来源问题做过严密的考证,结果前者导致了知识论上的独断论,后者导致了怀疑论。当然,从方法论上来看,康德认为怀疑论也有积极作用,因为它把独断论所隐藏的问题暴露出来了,让人发现问题所在,给了人们继续寻求科学地解决问题的可能性。近代知识论来源的问题正是在经验论的一贯性论证中最后被取缔的。经验论坚持知识(观念知识)来源于感觉经验,感觉经验是外界实体刺激感官的结果——感官是“白板”。从传统的逻辑学观点来看,实体是通过偶性来体现的。经验论又认为人的感官是“白板”,有什么样的刺激就映显什么样的结果。那么照此,实体事物刺激感官又是首先从偶性开始的(色彩、软硬度等),这样作为刺激物的实体最终被还原为“白板”中的偶性集合了,而作为实体之整体性就永远无法认识透了,它只有借助于感觉中的印象和观念来不断地接近它,但达不到全部(这就违背了经验论坚持的知识是对外在对象之全部反映的初衷)。所以经验论从其集大成者洛克开始到其集大摧毁者休谟那里,知识论就是一步一步取消客体对象——只是作为一个刺激源存在。休谟连这个刺激源也抱以怀疑的态度。更重要的在于休谟发现原因与结果这两个观念之间的知识是一种偶然性联结的知识——因果关系只是心理习惯的联想,不是必然性联结的知识,所以他接着又将整个知识论怀疑掉。休谟的怀疑颠覆了包括唯理论在内的近代知识论。康德就是要重建知识论。他吸收了经验派提出的知识形成要靠外在刺激源这一路径——自在之物,它们是不可认识的。同时还开凿了人的先天能力的创造源这个路径——人的先验结构,这些是可以认识的。所以,康德得出知识应该是综合性的结论,并且是先天综合性的(判断),而不是唯理论的分析性的和经验论后天综合性的(判断)。
  但是,对刺激源对象的不可知,康德与怀疑论(例如休谟)基本上没有太大的区别,都是指一种外在的原因性,它相当于“第一锤子”的作用。如果说有区别就在于:康德把这个自在之物看作是本体对象“存而不论”了(如果人有知性直观的能力就可以认识它,但人没有),而休谟对这个“存而不论”的对象也保持怀疑。由于康德的知识论重在研究人的知识形式能力——应对怀疑论的挑战,所以我们能够看到康德对于知识的后天来源(自在之物,它只是一个“存而不论”的对象)用力较少,这为他留下足够的脑力用来解决尚未可知的对象——这就是人的能力。 (责任编辑:nylw.net)转贴于八度论文发表网: http://www.8dulw.com(论文网__代写代发论文_论文发表_毕业论文_免费论文范文网_论文格式_广东论文网_广州论文网)

发表评论
本站模板均经测试成功,请放心下载,遇到任何问题或者需要购买付费论文请联系本站。
表情: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